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区别(一文搞懂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
工作当中常用用的交换机,那么你对交换机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具体区别吗?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二层和三层交换机有什么区别吧。
OSI模型
OSI是一个7层功能协议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物理层:实现物理信号的发送、接收,以及该介质的传输过程。
-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意义上的数据链路,实现数据的点到点或点到多点方式直接通信。
-
网络层:实现数据从任何一个节点到任何另外一个节点的整个传输过程
-
传输层:建立、维护和取消一次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过程,控制传输节奏的快慢,调整数据的排序
-
会话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确定双方是否应该开始进行某一方发起的通信。
-
表示层: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以确保一个系统生成的应用数据能够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识别和理解。
-
应用层:向用户应用软件提供丰富的系统应用接口
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的具体区别:
一、工作的方式不相同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
二、工作的模式不同
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既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网络性能。
二层和三层交换机最基本的区别就是,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可以看作是网络层的设备
三、交换的方式不同
三层交换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共有 0 条评论